圖為工人正在收集儲存全自動面條機生產出來的細面。 ?。ㄋ妓紨z)
智能生產之風,同樣也刮進了食品生產企業。
作為政府放心早餐實事工程的實施者,蘇州市珈裕珈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大力推進智能中央廚房建設,新增各種全自動生產設備,提高生產品質和效率。
走進珈裕珈位于吳江開發區明亮的中央廚房,需要嚴格穿戴無塵服,經過3~4道消毒工序。自動包子機、自動手抓餅流水線、全自動豆漿機等智能化設備都在萬級凈化無菌車間進行。公司總經理金千馭指著一臺長約15米的嶄新設備告訴記者,這是公司為滿足市場新需求引進的全自動面條機。
設備開機啟動后,只見工人將面粉等原料按照配方放入和面機,經過機器充分攪拌,沒過多久就有成形的面團被機器送出。經過均勻地輸送,再經過一個個滾軸狀的機器被逐漸壓扁,面團變成了面皮。生產負責人介紹說,這是目前國內較為先進的面條全自動流水線,特點是全程自動操控,只需要一個人工負責進料和操控就可以。
黃白色的光滑面團經過滾軸機一遍遍擠壓,由厚慢慢變薄,最終被切成1毫米厚的切面。“好吃的面條貴在面粉揉搓的程度。”金千馭說,“這臺面條機能生產出勁道柔滑的面條的關鍵,就是用機器壓制7~10遍,還可以根據需要來設定面寬。”而且,進料后自動和面、餳面和壓面,全自動的操作要比傳統的面條機先進。
金千馭表示,原來他們自制的早餐產品包括包子、粽子、手抓餅、豆漿等,因為不少中高檔飯店、各大企事業單位和面館對面條、餛飩皮的需求量大,所以珈裕珈引進了這一全自動面條機(也可以生產餛飩皮),滿足市場對高品質面食的需求。“我們要保障有效市場供給,不僅體現在量的充足,更是質的優化。”金千馭認為,“食品生產行業要看清大眾消費從生存型到健康型、享受型轉變的趨勢,提供個性化、功能化的多元產品。”所以,他們的著力點正是“供給側改革”,從擴大產能轉向傾注市場。
這臺面條機目前正在試生產,并接受各單位訂單。如果滿產,這臺設備每小時可以生產250~300公斤的面條,生產效率比傳統的面條機高幾倍。